記者從十堰市氣象局獲悉,近日,十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十堰城市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現代氣象業務和服務體系,城區氣象監測站網密度5公里,自動氣象站標準化率95%,暴雨預警準確率85%,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60分鐘,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95%,氣象災害風險防范能力明顯提升,建成區域領先的氣象服務示范區。
《方案》以提升十堰鄂西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氣象保障服務水平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能力為目標,提出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筑牢城市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修訂完善十堰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氣象災害防御聯合會商、聯動預警、數據共享,深化重大災害性天氣直通式服務,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社會響應機制和提前轉移機制。優化氣象防災減災應急機制,提升氣象災害預警防范能力,提高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水平,廣泛開展城市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
二是賦能城市精細化治理。將智能網格氣象監測和預報預警系統產品應用于城市治理“一網統管”網格化管理,建設十堰智慧氣象服務系統,開展城市氣象災害致災閾值和風險指標研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服務城市精細化網格管理,服務城市防汛排澇,服務城市生命線運行,服務城市交通暢通,服務城市重大活動。
三是助力綠色示范城市建設。開展城市酸雨、城市熱島、大氣污染等重大生態問題的監測分析,依托中部區域人影能力建設,提升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作業能力,實施改善城市空氣質量作業。助力城市生態文明,助力城市文化旅游,依托大數據和云發布等手段,提升景區精細化預報預警送達能力。建設武當山、賽武當、牛頭山、四方山等城市重點風景區氣象監測站網系統,按季節、景區特色制作城市景觀旅游專項氣象服務產品。
四是提升城市氣象服務保障水平。加強城市氣象精密監測能力建設,完善十堰市氣象監測預警中心建設,構建布局合理、觀測精密、功能明確的綜合立體觀測體系。(記者 羅毅 通訊員 文強)